这篇文章的浏览量那么高,为什么才寥寥几个留言呢?!希望看文章的同学们都留言吧,毕竟是偶的劳动成果,不留言也太不厚道了吧~~(虽然偶就是从不留言的主,但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偶近来常去天涯的煮酒潜水读史,然后发现一篇好文,准备了好久才敢献丑(我真谦虚啊哈哈~~),文章是清秋子的《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我是他的FANS,自称“清秋饭”哈哈
这是偶自己写的,希望大家多捧场!写文真的很累哈,花了好几个晚上才搞定~~~
《明史·张居正传》曰: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OK,打住,我猜几乎就没人有兴趣读下去了,而又有几人知其大名呢?高中历史学了也只不过记得了他的一条鞭法,又有几人知道他“千古一相”的称谓呢?只知他身为万历当朝首辅,权倾朝野,又有几人知他前半生的坎坷与曲折,史书上说他“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又有几人知他也曾刚硬不阿,不满时世愤而辞官。起于江凌滔滔波涛不绝,卒于世人万代舆论不休,在我述其传奇一生之前,不得不提下现在正红的民间学术。
大家都知道,历史似乎一直是史学家的专项,被罩上了一层学术的金丝外套,本该正活鲜明的历史故事们变得不那么好看了,越发被束之高阁。而随着易中天等做客“百家讲坛”节目开始个性解说历史,在煮酒论坛上翻案风不止,而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更是以其现代人的语言来描述历史将这股风潮推向顶峰!一时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原来历史也可以这般轻松有趣。是的,这篇《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正是煮酒上的当红头帖,它不再是以嬉笑的态度来对待历史,而是文风深沉,秋风兄正是带着历史的责任感来写,也不是那种一味的迎合大众口味,只写些权谋阴术,而是写到了一个人应有的良知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拜读此文,敬意油然而生,作者怒其不争,哀其之衰,联系现实又有若干感想,针砭时弊,读来发人深省。
现在普遍将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和张居正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六位最杰出的宰相(或是相当于宰相的位置),而金庸则对诸葛亮、王猛和张居正独青眼有加,网友们最大的争议是张居正能否与诸葛亮、王安石这样的人物相较而论,但若了解了张居正的一生,只怕还是独树一帜的。
历史上的张居正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完人,也是古来今往饱受争议。喜欢的人就一切皆往好处写,什么为国为民,高大全假的那有一套又用起来了,外加虚拟一些子虚乌有的艳史来博人眼球;不喜欢的则将他贬至极贱,毁其清誉,简直就是十恶不赦,比如蔡东藩的《明史》就写的很是过分。
此外也忘掉那个文邹邹的被清朝统治者篡改的面目全非的《明史》吧,让我们跟随秋风兄走进一个有血有肉、复杂矛盾、跌宕起伏却是精彩纷呈的别样人生。
他出身于湖北江陵,身份寒微,但自幼就以非凡的天赋蜚声乡里,10岁通读四书五经,13岁作了《咏竹》绝句:“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劲头竿。风尘暗沧海,浮云满中州。目极心如惄(nì忧郁,伤痛),顾望但怀愁。”尽管属少年,但此诗不仅有社会忧患意识,而且格调深沉。以竹自喻可见他少有大志。
这一年他本可以考中举人,主考的湖广巡抚顾璘慧眼识俊杰,看到这少年的不同凡响,故意使他落选,让他经受挫折,以激励他更加奋进。果然,三年后张居正再度赴试,一举成名,时年16岁,成为最年轻的举人。顾璘知道后非常高兴,立即解下随身佩带的玉坠赠给他,鼓励他成为辅国的英才。
尽管少年得志,但是当时是老贼严嵩大权独揽,排除忠良,整个朝廷人人自危,稍有不满便遭其打压,当时唯有徐阶与其周旋。当然徐阶也只不过是走曲线救国的道路,诸事皆顺严意,低调为人,以图自保,他日可东山再起,为国除奸。而当时的张居正年少气盛,对徐阶“怒其不争”,便辞官归乡。
三年后又重入阁,这次他学会了韬光隐晖,不动声色。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官场上行运亨通,风声水起,自不再多言,但张居正并非只乃一介政客,而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这就决定了他担任首辅之职的所作所为与严嵩、徐阶等只顾自图的作风截然相反。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同时他也开始大刀阔斧的对明朝的政府官员开刀了。他有一篇十分出名的奏章——《陈六事疏》,里面就痛斥当时常见的六件不良之风,请看张居正对他们的描述——虚文浮夸相沿成习,剥下奉上以求政绩,奔走趋承以图升职,强制摊派以谋达标,敷衍草率以推罪责。说的虽为明之弊端,古为今用也能切中要害!居正真乃治国强人也!
针对帝国机构臃肿,官僚因循,效率极为低下的问题,他紧紧抓住效率不松手,又创制了“新法”,首要的一个就叫“考成法”。这就是当今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所主张的对公务员的考勤法,历史兜了一个大圈,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有此先见之明。
张居正,本着“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力挽狂澜,推行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开创了成效卓著的万历新政,不仅改变了以前财政连年赤字入敷出的局面,而且使万历时期成为有明一代最为富庶的几十年。
他的改革,按历史书的说法,是在统治机构近乎解体,财政濒于破产的局面下,自上而下发动的一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的这些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这都是后话,单且不表,只说是时张居正已位极人臣,若像严嵩那样以固宠为要,也可保一生荣华。但他不屑为之。人之为人,就在于有慨然丈夫之志。滔滔东逝水,已淹没了多少鼠辈,人岂可朝下走、贪小利、等同蝼蚁而耗完一生?对这些大志的抒发与升华正是清秋子的《明朝出了个张居正》书中最为闪光的精华!从一个历史和世界的高度来审视当时的国情,审视张居正身为一个政治家的胸襟与气魄,从人生气节上来俯瞰碌碌为利之人!改革就会有阵痛,改革不可避免的要触及利益既得者的痛隐,改革就一定会有阻力,来自各个方面……从这也可以对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进行有益的参考……
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但究其所处的16世纪这一特定的时代,已不仅是一姓王朝的衰败,而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在王朝末年力图振兴颓势而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有之,但在封建社会末世,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体制再现活力的唯有张居正得到成功,16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给了他与历代改革不同的背景和机缘。
本书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真实的写出了张居正的伟大与失败,并不避讳他的某些缺点以及老年位及人臣时惟我独尊的错误。事实上他也像所有的权臣一样大权在握时都曾对异己者赶尽杀绝,其中对刚正不阿的高拱想尽方法欲置其于死地,这让他一世英名尽毁;还包括他将辽王府邸据为己有,都引发后人的争论不休。再加上他晚年大肆纳妾,生活上较奢华考究,也都是无法回避的污点。
诸葛亮在道德操守上无懈可击,以一己之力系一国之运,所以被万世景仰,成为智慧的化身。但说实话个人能力上绝对比不了曹操,也未见其有多大才干。蜀国在他的治理下并未富庶到哪里,仅得苟延残喘罢了,再加上他一味的抓些细枝末节,后更是不顾当时的国力,数次北伐,落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
王安石事没做好,想“解民于倒悬”,却“陷民于水火”。然个人操守不错,兼有文章传世,所以后人多有褒奖。可惜了他一肚子的好方法好举措。
而张居正事情做的比以上两位都出色,也是以一己之力系一国之运,经他任万历年间首辅的十年改革成效极大,史称自正德嘉靖以来,“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各种矛盾皆有所缓和,将朱家的历史又延续了起码几十年。却因道德操守却不敢恭维,因而被后人大加鞭挞,诟病至今。
有人认为张居正与曹操极为相象,也可以说张居正是治世的曹操,而曹操是乱世的张居正。而两人最大的相似处除了都是治国之雄才外只怕还有他们为后人所诟病的个人生活,但据我看,正因为如此,才显出他们的真性情,真个性!真小人总好过伪君子,更何况并非小人,而都是栋梁之材!
有网友作七律这般评论他:
江陵城里求学日,紫禁宫中论政时。
天下慨然为己任,世间险矣可心知?
十年元辅操威柄,一代书生称帝师。
功业难消身后祸,留得毁誉费寻思。
张居正,确实无愧于“宰相之杰”,“千古一臣”。